柏金遜症

黑質:Substantia nigra

柏⾦遜症 -- 不容忽視的中醫療法

柏⾦遜症是全球最常⾒的⽼年性神經系統退⾏性疾病之⼀,與腦退化症不同。

臨床特徵:肢體不⾃主抖動、⾏動遲緩、 肌⾁關節僵硬、姿勢平衡障礙,患者亦會失眠、便秘、胃⼝差、唾液多,後期無法⾏⾛⽽臥床不起,並常合併患腦退化症。

中醫認為,本病病因是年老腎虛,勞傷過度,脾胃受損,氣虛不運,痰濕內阻或情志失調,氣滯⾎瘀,或慢性中毒,濕毒內盛或肝腎陰虛,筋脈失養,病理性質屬「本虛標實」。初期多因氣滯⾎瘀,痰濕內蘊,病久則肝腎陰虛,氣⾎陰陽俱虛。

現代醫學則認為,本病主要病變在腦部的黑質及紋狀體,與多巴胺的大幅度減少關係密切。治療主要分為藥物和手術兩類。手術治療以深層腦部刺激手術(Deep Brain Stimulation)效果較為顯著,但因費用昂貴及其他因素,未能普及。

由於用西藥治療柏⾦遜症有⼀定的副作用,早期不主張過早用藥,可考慮以中醫藥介入,調節患者機體的陰陽平衡、氣⾎運行,緩減病情。後期,若中藥與西藥聯合應用,能提⾼治療效果,控制⼀些非運動障礙之症狀,主要有四⼤類:

  1. 睡眠障礙:例如失眠。

  2. 情緒障礙:例如抑鬱、焦慮不安、疲勞、疼痛。

  3. 認知功能障礙:例如痴呆、注意⼒不⾜、幻覺或妄想。

  4. 自主神經功能障礙:例如流涎過多、便秘、尿急或夜尿、勃起功能障礙等。

以中藥調理,亦有效治療柏⾦遜的合併症, 例如⾼血壓、糖尿病、消化性潰瘍、 小腸細菌過多及骨質疏鬆等。